学校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沈阳市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市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15人,其中专任教师28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65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05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4个学院(部),形成了以工为主、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项。获批建设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综合排名全国第5,第五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获评A+。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动有组织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6项,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科技论文,涵盖众多前沿领域重要成果。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64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现有在校国际学生850人,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0个。
学校始终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和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